几乎一夜之间,“共享单车”遍布大小城市的街头巷尾,方便群众的同时,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,比如随意乱放、恶意损坏、未成年人安全等等。所以,有些人给予否定,有些城市直接一禁了之,就像网友所说,“因为倒洗澡水,把孩子也倒掉了。”
其实,笔者以为,不论是“共享单车”,还是“滴滴”、“顺风”、“神州”、“曹操”...... 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大进步。既适应了现如今人们互联网+的生活模式,又解决了城市公共交通运力不足的问题,让群众出行有更多选择,更加方便。虽然大多数城市都有了公共自行车,但一方面,着急停放的时候没有桩位,有时候附近桩位都没有车,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,这种情况尤为明显;另一方面,公共自行车交退押金、办理手续比较麻烦。“共享单车”只需下载相关APP,网上办理即可,如果不用,退还押金也及时便捷,而且可以随时搜索到最近的车子,放在就近的位置。
当然,任何新生事物试用初期,都有考虑不周、管理不到位的缺陷,这都很正常,在使用的过程中,逐渐改进,逐渐完善即可。阿里巴巴刚上线的时候人们也是持怀疑态度的,认为网络交易,虚拟化身份,太不靠谱,被骗了咋办,随着支付宝的出现,淘宝做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网购平台,也带动了网购市场的空前繁荣。“共享单车”也一样,只需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,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。
一是责任界定问题。比如,使用者骑车过程中出现摔伤,如何界定是使用不当还是车辆出现故障造成的?未成年人注册使用,如果出了安全事故,应该由谁担责?这些问题要考虑到各种细节,形成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,才能避免法律纠纷,给双方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
二是随意停放问题。这大概是“共享单车”最大的诟病,人们自身素质是一方面的问题,只考虑自己方便,不考虑公共影响。对于停放不到位造成后果的,平台应该给予提醒和警告,对于恶意损毁的,应该列入黑名单甚至诉诸法律。更主要的还是管理问题,就像路标一样,哪些地方禁止掉头,哪些地方禁止停车,哪些地方是出租车停靠点,司机一看就很清楚。对于“共享单车”的管理,也应该标明哪些地方可停放,哪些地方不能停放,能停放的地方标记清楚车位,以便大家停放整齐。
三是押金问题。“共享单车”的盈利模式基本靠押金,一部车子多份押金,全国加起来,或是一笔巨款,很多人质疑押金的用途和合法性。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,到底交多少押金合适?押金都用在了什么地方?打消公众的疑虑。作为“车主”,也应尽量缩短押金退款周期,赢得消费者的信任。
提倡绿色出行,要发展公共交通,也要借力“共享单车”和新的出行模式。只有管理跟上,服务跟上,才能实现有序共享,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脚步。(阳迂 )